斩荆披棘

出自 清代 陈天华 《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

释义:意思是比喻在前进道路上或创业过程中扫除障碍,克服困难。

现代解析

“斩荆披棘”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砍断荆棘、拨开带刺的灌木,用来形容一个人不畏艰难,主动开路前进的场景。它的精髓在于传递一种“迎难而上”的奋斗精神。

我们可以想象一个探险者走在荒山野岭中,面前全是带刺的荆棘和杂乱的灌木丛。普通人可能会选择绕道或退缩,但成语中的主人公却直接挥刀砍断障碍,硬生生开辟出一条新路。这种画面感极强的比喻,生动体现了两种可贵品质:

1. 直面困难的勇气
不逃避问题,像挥刀斩荆棘一样果断解决障碍,哪怕过程会“扎手”也不退缩。

2. 开拓创新的行动力
在没有现成道路时,主动开辟新路径,这种精神无论是创业、学习还是解决生活难题都适用。

这个成语的独特魅力在于,它用最原始的劳动场景(砍柴开路),比喻了人类永恒的奋斗状态。直到今天,我们遇到工作瓶颈、技术难题时,依然需要这种“斩荆披棘”的劲头——它提醒我们:真正的进步,往往发生在挥刀向困难的那一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