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雌寡鹤

出自 王褒 《洞箫赋》

释义:丧失配偶的禽鸟。后亦用以比喻失偶之人。

现代解析

“孤雌寡鹤”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孤单的雌鸟,失去伴侣的鹤”,用来形容人失去配偶后孤独无依的状态。它的精髓在于用自然界中鸟类对伴侣的忠诚,来映射人类情感的脆弱与珍贵。

比如,鹤在传统文化中常被视为忠贞的象征,雌鸟失去伴侣后往往形单影只。成语通过这种画面感极强的比喻,让读者瞬间理解失去至亲后的凄凉——就像一只鹤独自站在空荡荡的沼泽边,连鸣叫声都显得多余。它不直接说“孤独”,却用动物本能的情感传递出更深的共鸣。

这个成语的魅力在于“以物喻人”的巧妙。现代人可能觉得“丧偶”是个直白的词,但“孤雌寡鹤”却用自然界的意象,让悲伤有了诗意。比如当代描写独居老人时,说“她成了小区里一只孤雌寡鹤”,既含蓄又触动人心,比单纯说“孤单”更有画面感和文学美。

它提醒我们:最深的孤独往往存在于曾经拥有过陪伴的人身上,就像习惯双飞的鸟突然落了单。这种情感跨越时代,至今能引发共鸣。

王褒

王褒(前90年—前51年),蜀资中(今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昆仑乡墨池坝)人。西汉时期著名的辞赋家,与扬雄并称“渊云”。王褒一生留下《洞箫赋》等辞赋16篇、《桐柏真人王君外传》 1卷,明末收集有《王谏议集》11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