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鹤子梅妻”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以鹤为儿子,以梅为妻子”,乍一听有点奇怪,但背后藏着一种特别的生活态度——人可以对自然万物投入深厚情感,甚至把它们当作亲人来陪伴。
古人用这个成语,通常形容两类人:
1. 清高孤傲的隐士:比如不爱凑热闹的文人,觉得和人打交道太累,干脆养鹤赏梅,把心思寄托在自然里。鹤象征高洁,梅代表坚韧,和它们相处反而更自在。
2. 热爱生活的普通人:就像现在有人把宠物当孩子、把花草当朋友一样。虽然没成家,但养只鹤、种棵梅,日子照样过得有滋有味,精神上并不孤独。
它的魅力在于打破了“家”的传统定义。谁说亲人必须是血缘关系?用心对待的事物,都能成为情感寄托。比如现在独居的年轻人养猫,退休的老人种花,本质上和“鹤子梅妻”是相通的——用热爱填补生活的空白,在自然中找到温暖。
简单说,这个成语教我们:只要心里有爱,一棵树、一只鸟,也能让生活变得饱满。
董以宁
董以宁(约公元一六六六年前后在世),字文友,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人,清代初期诗人。性豪迈慷慨,喜交游,重然诺。明末为诸生。少明敏,为古文诗歌数十万言,尤工填词,声誉蔚然。与邹只谟齐名,时称“邹董”。又与陈维崧及只谟有才子之目。著有《正谊堂集》和《蓉度词》。其中《蓉度词》中大量的“艳体词”作品又尤为学界所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