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上弄冰

出自 明代 吴承恩 《西游记》

释义:在火上拨弄冰块,冰立即融化。比喻非常容易成功或败亡。

现代解析

“火上弄冰”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在火堆上摆弄冰块,听起来就挺矛盾的——火那么热,冰那么冷,放一块儿不是自找没趣吗?

这个成语的精髓在于用极端反差的情景,比喻做事情不顾客观条件,硬要蛮干。就像你非要在烧得正旺的火堆上玩冰块,结果只能是冰化了、火也可能被浇灭,最后白忙活一场。它讽刺的是那些不顾现实、一意孤行的人,比如:

- 无视规律:夏天非要穿棉袄出汗,冬天偏要开窗吹冷风,结果自己遭罪。
- 硬碰硬较劲:明明知道对方脾气爆,还非要当面顶撞,最后吵得不可开交。
- 浪费资源:花大钱买一堆用不上的东西,回头又抱怨“钱不够”,纯属折腾。

它的魅力在于画面感极强——谁都能瞬间想象出冰火相撞的滑稽场景,进而联想到生活中类似的蠢事。下次见到有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还不带武器,你就可以笑他:“你这不就是在火上弄冰嘛!”

吴承恩

(1500—1582)明小说家。山阳人,字汝忠,号射阳山人。科举屡遭挫折,嘉靖中补贡生,后任浙江长兴县丞。耻为五斗米折腰,拂袖而归,专意著述。自幼喜读野言稗史、志怪小说,善谐谑,晚年作《西游记》,叙述唐高僧玄奘取经故事。另有《射阳先生存稿》、《禹鼎志》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