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杨柳词二首① 其一

迢遥江路送行舟,去去行人不可留。
倒绾青丝寄怀袖,莫教飞絮乱春愁。

用乐府题作唐体十二首 其五 折杨柳

离情相送送,大道夹垂杨。
千里从兹远,一枝空折将。
结为腰带缓,吹与鬓丝长。
何必闻羌篴,方知断客肠。

横吹曲辞。折杨柳

玉窗朝日映,罗帐春风吹。拭泪攀杨柳,长条宛地垂。
白花飞历乱,黄鸟思参差。妾自肝肠断,旁人那得知。

折杨柳

昔去临岐路,柔黄缀树生。
今来归故里,暗绿与楼平。
花起轻飘絮,条声巧啭莺。
因看攀折处,记取别时情。

折杨柳七首(第一、二、四首一作王贞白诗)

枝枝交影锁长门,嫩色曾沾雨露恩。
凤辇不来春欲尽,空留莺语到黄昏。
水殿年年占早芳,柔条偏惹御炉香。
而今万乘多巡狩,辇路无阴绿草长。
玉楼烟薄不胜芳,金屋寒轻翠带长。
公子骅骝往何处,绿阴堪系紫游缰。
嫩叶初齐不耐寒,风和时拂玉栏干。
君王去日曾攀折,泣雨伤春翠黛残。
微黄才绽未成阴,绣户珠帘相映深。
长恨早梅无赖极,先将春色出前林。
隋家堤上已成尘,汉将营边不复春。
只向江南并塞北,酒旗相伴惹行人。
陌上河边千万枝,怕寒愁雨尽低垂。
黄金穟短人多折,已恨东风不展眉。

折杨柳枝歌四首 其三

织缣作襜褕,襜短才至髀。
钱刀人有之,劝郎行仁义。

折杨柳·昔攀垂柳唱《阳关》

昔攀垂柳唱《阳关》,柳复垂丝君未还。
惟有杨花易飘荡,随风吹得到阴山。

折杨柳 / 和练秀才杨柳

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折杨柳

折杨柳,杨柳牵连常在手。
浩荡春光不自知⑴,惨淡铅华那可久。
忆昨枝头雪未销⑵,偷将媚眼逞娇娆⑶。
长安大道笼珠箔(笼,嘉庆本作“搴”。),小苑回廊映碧绡⑷。
鸳鸯斗作银条脱(银条脱,嘉庆本作“同心结”。),翡翠妆成金步摇。
此日离亭惜春好⑸,浪捲平林春满道⑹。
已将蝶舞当徘徊,可奈莺歌生懊恼⑺。
春去亦无期(期,嘉庆本作“时”。),春心枉自知。
有条能拂带(拂带,嘉庆本作“结絮”。),无树不飏丝(树、飏,嘉庆本作“地、成”。)。
渭水桥边萦玉缕,洛阳沟上妒蛾眉(妒,嘉庆本作“竞”。)。
别后含颦谁共处⑻,哽咽笛声悲作语⑼。
极目烟云望转迷,但看落絮空中举⑽。
折尽长条不复春,祇馀疋马踏芳茵(祇,嘉庆本作“空”。)。
此去江山无限恨(江,嘉庆本作“关”。),一路杨花照眼新。
⑵ 枝头雪未销,嘉庆本作“离亭落絮朝”。
⑶ 此句,嘉庆本作“歌声流转入清箫”。
⑷ 此句,嘉庆本作“紫陌尘中动绛镳”。
⑸ 离亭惜春好,嘉庆本作“别离怨春蚤”。
⑹ 浪捲平林,嘉庆本作“万树垂杨”。
⑺ 此句,嘉庆本作“肯使莺声陪懊恼”。
⑻ 含颦谁共处,,嘉庆本作“形容对芳渚”。
⑼ 此句,嘉庆本作“风捲游丝泪如雨”。
⑽ 此二句,嘉庆本作“回首江天半入吴,载瞻绿水浮孤屿”。

月节折杨柳歌十三首 其九 九月歌

零露已为霜,秾华不堪玩,晚菊馀芬芳。折杨柳,疏密葺藩篱,不负重阳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