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沉冤雪。

出自 宋代 史达祖 《满江红·中秋夜潮》

译文想起冤死的伍子胥便看看月宫中的嫦娥。

注释子胥:伍子胥,春秋时吴国大夫。沉冤:久未昭雪的冤屈,只吴王夫差不听伍子胥劝谏而赐其宝剑,令其自刎。

赏析这句诗以伍子胥和嫦娥为象征,表达了对正义和公正的期待,以及冤屈终将得以昭雪的信念。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深深的哀思和感慨。

现代解析

这句“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沉冤雪”可以这样理解:

它用两个历史人物和神话意象,讲了一个关于“冤屈终得洗清”的故事。伍子胥是春秋时期的名臣,被冤杀后传说化作钱塘江潮神;嫦娥则是月宫仙子,象征永恒与高洁。作者想象伍子胥的冤魂在月夜遇见嫦娥,暗喻他的清白终于被天地神明见证——就像月光照亮黑暗,冰雪洗净污浊。

这句话的精妙在于:
1. 用“见嫦娥”这个超现实的画面,把抽象的道德审判转化为具象的天地共鸣
2. “沉冤雪”三字如冰棱坠地,既有声音的清脆感,又带着冤屈融化的畅快
3. 把历史悲剧(伍子胥之死)和神话意象(嫦娥)嫁接,让沉重的平反有了神话般的浪漫色彩

就像现代人说“真相虽会迟到但永不缺席”,古人用月光、冰雪这些纯净的意象,让正义的到来显得既庄严又充满诗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