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
出自 宋代 杨炎正 《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译文人生太短促,我还想闲步在三径篱边的菊丛。
注释如寄:喻生命短促。三径菊花:称隐士居所。
赏析此句化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诗意,寄寓词人的田园之思,发出人生如寄的感叹。
现代解析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我这一生就像暂时寄居在世界上,但心里依然向往着隐居生活——那条小径旁开满菊花的田园景象。"
作者用"寄"字道出了人生的短暂感,就像旅客暂住客栈一样。而"三径菊花"这个意象特别巧妙:汉代隐士蒋诩在院里开辟三条小路种菊花,后来就成了文人心中田园生活的象征。这种表达手法把抽象的隐居理想,转化成了我们眼前能看到的画面——几条幽静小路,两旁菊花盛开,既清雅又充满生活气息。
最打动人的是其中的反差:明明知道人生短暂如寄,却仍保持着对理想生活的热切向往。这种"明知不可为而心向往之"的态度,恰恰体现了古代文人骨子里的浪漫——现实再无奈,心里总留着片桃花源。就像现代人虽然每天挤地铁上班,但手机里总会存几张旅行目的地的照片,偶尔看看,给自己留个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