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

出自 宋代 张先 《千秋岁·数声鶗鴂》

译文中夜已经过去了,东方天际未白,尚留一弯残月。

注释凝残月:一作“孤灯灭”。

赏析此句韵高而情深,含蓄又发越,描写了一幅东窗未白、残月犹明的图景,透露出词人抑郁的情怀。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的是黎明前的静谧时刻,用最朴实的画面传递出耐人寻味的意境。

"夜过也"三个字就像打了个哈欠——黑夜终于熬过去了,带着如释重负的疲惫感。接着镜头转向东边的窗户,那里"未白"二字用得巧妙,既说天还没大亮,又暗示等待天亮的人可能整夜未眠。

最精彩的是"凝残月"这个动态描写:将落的月亮仿佛被施了定身法,凝固在窗框构成的画框里。这个"凝"字让整个画面突然静止,我们仿佛看见熬夜之人正出神地望着那轮快要消失的月亮,时间在这一刻变得粘稠起来。

整句话没有直接写人,但透过这个未亮的窗户和将逝的月亮,我们分明看见一个守候到天明的孤独身影。这种以景写情的手法,比直白说"我失眠了"要含蓄动人百倍。就像用空酒杯暗示酒局散场,用熄灯的窗口表现夜深人静,留给读者更多想象空间。

张先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人。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间。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