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
出自 宋代 叶梦得 《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译文却恨悲凉的秋风不时吹起,南归的大雁缓缓地飞行在云间,哀怨的胡笳声和边马的悲鸣声交织在一起。
注释悲风:悲凉的秋风。冉冉:指大雁缓缓飞行的样子。新雁:指最初南归之雁。边马:指边地的军马。胡笳:古代塞外民族的一种乐器,此处指军中的号角。
赏析南宋朝廷苟安求和,不愿力战敌人,前线频传战败消息,对词人来说,也就是“悲风”;再看到归雁南飞,金兵南下,愤怒之火又在胸中烧起,所以句首着一“恨”字,力敌千钧,倾注了词人的满腔忧愤。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边塞秋景,字里行间透着苍凉与哀愁。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悲风时起"就像突然刮来的冷风,让人心头一颤,暗示着边关战事的不安定;"冉冉云间新雁"写的是大雁缓缓穿过云层,既是真实的秋日景象,又暗喻着时光流逝、征人未归;"边马怨胡笳"最生动,战马听到异族的胡笳声都发出哀鸣,连马尚且思乡,何况人呢?
三句话层层递进:先写环境(冷风),再写天空(飞雁),最后落到地面(战马),用最朴实的自然景物,道尽了戍边将士的艰辛与乡愁。特别是"怨"字用得巧妙,把战马拟人化,说不出的苦闷都藏在马儿的嘶鸣声里了。
叶梦得
叶梦得(1077~1148) 宋代词人。字少蕴。苏州吴县人。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 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叶梦得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叶梦得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