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现代解析
这句诗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当年的人已经不在了,但今天的河水依然冰冷刺骨。
它精妙地传递了两种感受:
1. 时间流逝的残酷——当年意气风发的人已成历史,就像我们想起儿时玩伴各奔东西
2. 自然永恒的对照——河水千百年来始终冰凉,像极了我们站在老地方物是人非的感觉
最打动人的是"水犹寒"这个细节:
- 用身体能感知的温度(寒冷)代替抽象的时间概念
- 就像我们触摸老房子的砖墙,突然觉得"这墙还是这么凉",瞬间勾起回忆
- 把"物是人非"说得更有画面感,仿佛能看见说话人站在河边打寒颤的样子
这种写法高明在:
不说"我好怀念",但通过河水的冰冷让你感受到思念
不说"时间无情",但通过自然不变的寒意衬托人事全非
就像现代人拍老照片时特意保留泛黄效果,用视觉刺激来唤醒情感
骆宾王
骆宾王(约619—约687年)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有集。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敬业败,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杀,或云为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