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充满寂寞与哀愁的画面,用日常可见的场景传递深刻的情感。
1. 纱窗日落渐黄昏
用"纱窗"点出这是女子闺房,夕阳的光线透过纱窗照进来,天色越来越暗。"渐黄昏"三个字让人感受到时间缓慢流逝,孤独感随之加深。就像现代人独自在家看着天色变暗,那种无人陪伴的寂静感自然浮现。
2. 金屋无人见泪痕
"金屋"原指华美的住所,这里反衬出再好的房子也填补不了内心的空虚。"泪痕"直接点出主人公在哭泣,但关键在"无人见"——她的悲伤无人知晓,就像现代人发了一条仅自己可见的朋友圈,所有的委屈都只能独自消化。
诗人用"日落"和"泪痕"这两个具体意象,把抽象的孤独感变得可视可感。黄昏时分的自然光线变化,与人物脸上的泪痕形成光影交织的画面,不需要直接说"我很难过",读者却能通过这个场景真切体会到那种被世界遗忘的凄凉。这种以景写情的手法,比直白抒情更有感染力。
刘方平
刘方平(758年前后在世),唐朝河南洛阳人。匈奴族。天宝前期曾应进士试,又欲从军 ,均未如意,从此隐居颍水、汝河之滨,终生未仕。与皇甫冉、元德秀、李颀、严武为诗友,为薪颖士赏识。工诗,善画山水。其诗多咏物写景之作,尤擅绝句,其诗多写闺情、乡思,思想内容较贫弱,但艺术性较高,善于寓情于景,意蕴无穷。其《月夜》 、《春怨》、《新春》、《秋夜泛舟》等都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