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出自 五代 冯延巳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译文我独立在小桥的桥头,清风吹拂着衣袖。人回去后,树林中升起一弯新月。

注释平林:平原上的树林。新月:阴历每月初出的弯形月亮。

赏析此句语言婉转清丽,隐含着绵远纤柔、无穷无尽的情意与思绪,又可谓幽微之至,充满了独自一人承担的孤寂、凄冷之感。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非常生动的画面,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1. 场景还原: - 一个人独自站在小桥上,衣袖被风吹得鼓鼓的("独立小桥风满袖") - 远处树林在初升的月亮下显得很平整,人们都已经回家了("平林新月人归后")

2. 传递的感觉: - 孤独感:一个人站在桥上,周围没有其他人 - 寂寥感:人们都回家了,更衬托出主人公的形单影只 - 自然之美:晚风、新月、树林构成了一幅宁静的夜景

3. 精妙之处: - "风满袖"用衣服的状态表现出风的大小,比直接说"风很大"更形象 - "人归后"三个字就交代了时间背景(傍晚)和周围环境(空旷) - 整个画面像电影镜头,先拍桥上的人,再拉远拍整个环境

4. 现代意义: 这种描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现代生活中类似的时刻:比如下班后独自在天桥上看城市夜景,或者旅行时在异乡的傍晚感受孤独。虽然时代不同,但人类对孤独和自然美的感受是相通的。

整句话的魅力在于用最简洁的文字,同时描绘出了具体的画面和抽象的情感,让读者既能看见景象,又能感受到情绪。

冯延巳

冯延巳 (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五代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人。在南唐做过宰相,生活过得很优裕、舒适。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辞,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其词集名《阳春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