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月悠悠,漱石休休,水可陶情,花可融愁。

出自 元代 吴西逸 《蟾宫曲·山间书事》

译文对月酣酒,心情悠然自得,漱石隐居,悠闲自在,流水可以陶冶情操,花朵能够融化忧愁。

注释醉月:对月酣酒。漱石:代指隐居。​休休:安闲的样子。

赏析此句语言平易,风格质朴澹泊,诗人醉赏明月,让水陶情,净化心灵,以花消愁,愉悦身心,展现出悠闲的神情。

现代解析

这句古文描绘的是一幅悠然自得的隐逸生活图景,用现代话可以这样理解:

"醉月悠悠"——在月光下自在地饮酒,时间仿佛被拉长,身心完全放松。就像现代人结束工作后,躺在阳台躺椅上,举杯欣赏月色时的惬意状态。

"漱石休休"——用溪水漱口,在石头上休息。这是古人版的"野餐露营",体现亲近自然的朴素乐趣。就像今天我们特意去山间小溪边,用手捧水洗脸时的清爽感。

"水可陶情"——流动的水能陶冶性情。就像现代人压力大时喜欢去海边听浪声,看流水能让人心情平静,烦躁自然消散。

"花可融愁"——赏花能化解忧愁。和现在人们买鲜花装点房间、遇到烦心事就去公园看花一样,自然的美丽有治愈心灵的力量。

整句话的精髓在于:用最简单的自然元素——月光、石头、流水、花朵,构建出一个治愈心灵的精神世界。它告诉我们:快乐不需要昂贵代价,生活中随处可得的自然馈赠,只要用心感受,就能成为对抗焦虑的良药。这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智慧,在今天快节奏的社会里尤其珍贵。

吴西逸

[元](约公元一三二〇年前后在世)名、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元仁宗延祐末前后在世。其散曲《自况》云:“万倾烟霞归路,一川花草香车,利名场上我情疏。蓝田堪种玉,鲁海可操觚,东风供睡足。”可从中窥见其性情。散曲内容多写自然景物、离愁别恨或个人的闲适生活,风格清丽疏淡。阿里西瑛作嬾云窝成,自题殿前欢,西逸及贯云石等均有和作。西逸所作曲,今存小令四十余支。(见太平乐府)太和正音谱评为“如空谷流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