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亡遗恨,一丘黄土,千古青山。
出自 元代 张可久 《人月圆·雪中游虎丘》
梅花浑似真真面,留我倚阑杆。雪晴天气,松腰玉瘦,泉眼冰寒。兴亡遗恨,一丘黄土,千古青山。老僧同醉,残碑休打,宝剑羞看。现代解析
这句诗用对比的手法,道尽了历史沧桑与自然永恒。
"兴亡遗恨":讲的是人间故事。王朝更替、英雄成败,留下的只有未完成的遗憾和叹息。就像我们看历史剧,那些轰轰烈烈的争斗,最后都化成一声叹息。
"一丘黄土":是具象化的结局。无论生前多么显赫,最终都化作一座坟茔。就像现在看到的那些古代陵墓,当年何等风光,如今只是游人参观的土堆。
"千古青山":形成强烈对比。人世间的纷争会消失,但青山永远矗立。就像我们今天看到的山脉,千百年前古人看到的也是同样的景色,未来依然如此。
精髓在于:用黄土(短暂的人事)与青山(永恒的自然)的对比,让人感受到在时间长河里,个人得失的渺小。既有人生短暂的惆怅,又有看透世事的豁达。就像站在高山上看山下车水马龙,突然觉得那些烦恼不过如此。
张可久
张可久(约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尧山堂外纪》);一说名张可久肖像(林晋生作)可久,字伯远,号小山(《词综》);又一说字仲远,号小山(《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县)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