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似当时,小楼冲雨,幽恨两人知。

出自 宋代 周邦彦 《少年游·朝云漠漠散轻丝》

朝云漠漠散轻丝。楼阁淡春姿。柳泣花啼,九街泥重,门外燕飞迟。
而今丽日明金屋,春色在桃枝。不似当时,小桥冲雨,幽恨两人知。(小桥 一作:小楼)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充满遗憾与隐秘情感的场景,用生活化的画面传递复杂的心绪。

1. "不似当时"——时间带来的落差
就像我们回忆过去时会感叹"再也回不去了",这四个字道出了物是人非的怅惘。曾经的亲密无间,如今只剩陌生疏离,这种对比让读者自然联想到自己的经历。

2. "小楼冲雨"——电影镜头般的画面感
雨中小楼的意象极具感染力:紧闭的窗户、潮湿的台阶、模糊的雨帘,共同构成压抑的氛围。雨水在这里既是真实环境,也象征着情感的阻隔与冲刷。

3. "幽恨两人知"——秘而不宣的默契
"只有我们懂的秘密"这种设定很抓人:可能是无法言说的爱情,或是共同经历的遗憾。用"幽恨"代替直白的"痛苦",保留了古典的含蓄美,又让现代人感受到那种克制的情感。

整句诗的魅力在于:用雨天小楼这个日常场景,承载了"我们都记得却假装忘记"的微妙心理。就像看到老照片时的心头一紧,它触动的是人类共通的记忆痛点——那些无法重来却难以忘怀的瞬间。

周邦彦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