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萄架上春藤秀。

出自 宋代 周邦彦 《渔家傲·灰暖香融销永昼》

灰暖香融销永昼。蒲萄架上春藤秀。曲角栏干群雀斗。清明后。风梳万缕亭前柳。
日照钗梁光欲溜。循阶竹粉沾衣袖。拂拂面红如著酒。沉吟久。昨宵正是来时候。

现代解析

这句“蒲萄架上春藤秀”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景象,用最朴实的语言传递出自然之美。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1. 画面感极强
“蒲萄架”是农家常见的藤蔓支架,“春藤”指春天新生的葡萄藤。短短七个字就像镜头特写:阳光透过木架,嫩绿的藤蔓缠绕生长,叶片舒展带着水珠,仿佛能听到藤须攀爬的细微声响。

2. 用字精准生动
“秀”字是点睛之笔,既说藤蔓形态优美(枝条婀娜),又暗含长势旺盛(充满生命力)。不用“美”“茂”等直白字眼,反而让读者自己想象藤叶在春风中摇曳的灵动感。

3. 暗藏生活趣味
葡萄架是结果实的,但作者不写秋日硕果,偏偏捕捉春藤抽枝的瞬间。这种观察让人联想到农人对丰收的期待,也暗示着“成长的过程比结果更动人”的哲理。

就像我们今天拍短视频时,可能更爱记录花苞半开、新芽破土的细微变化,古人早就懂得欣赏这种充满希望的生长之美。

周邦彦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