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用之与不用之谓矣。

出自 宋代 王安石 《兴贤》

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此二者,必然之势,古今之通义,流俗所共知耳。何治安之世有之而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盖用之与不用之谓矣。有贤而用,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 商之兴也,有仲虺、伊尹,其衰也,亦有三仁。周之兴也,同心者十人,其衰也,亦有祭公谋父、内史过。两汉之兴也,有萧、曹、寇、邓之徒,其衰也,亦有王嘉、傅喜、陈蕃、李固之众。魏、晋而下,至于李唐,不可遍举,然其间兴衰之世,亦皆同也。由此观之,有贤而用之者,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可不慎欤? 今犹古也,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今之士民亦古之士民。古虽扰攘之际,犹有贤能若是之众,况今太宁,岂曰无之?在君上用之而已。博询众庶,则才能者进矣;不有忌讳,则谠直之路开矣;不迩小人,则谗谀者自远矣;不拘文牵俗,则守职者辨治矣;不责人以细过,则能吏之志得以尽其效矣。苟行此道,则何虑不跨两汉、轶三代,然后践五帝、三皇之涂哉。

现代解析

这句话的核心意思是:一样东西的价值,取决于你“用”还是“不用”它

打个比方:
- 你买了一把锋利的刀,如果一直放在抽屉里生锈,它就和废铁没区别;但如果用它切菜、雕刻,它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 再比如知识:学了一身本领却从不实践,就像把工具锁进工具箱;只有真正去用,才能解决问题、创造价值。

精髓在于:
1. 行动决定价值——再好的东西,不用就是浪费。
2. 潜力需要激活——比如人的才能、资源、机会,必须通过“用”才能释放能量。
3. 实用主义智慧——古人用这句话提醒我们:别空谈理论,要动手实践。

简单说,“用”是让事物发光的关键,藏着一种“知行合一”的朴素哲理。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