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意重经前地,遗钿不见,斜径都迷。

出自 宋代 周邦彦 《夜飞鹊·河桥送人处》

河桥送人处,凉夜何其。斜月远堕余辉。铜盘烛泪已流尽,霏霏凉露沾衣。相将散离会,探风前津鼓,树杪参旗。华骢会意,纵扬鞭、亦自行迟。
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何意重经前地,遗钿不见,斜迳都迷。兔葵燕麦,向残阳、欲与人齐。但徘徊班草,欷歔酹酒,极望天西。(斜迳 一作:斜径;残阳 一作:斜阳)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怅惘感,用日常可见的场景传递深刻的人生体验。

诗人回到曾经熟悉的地方,却发现:
1. "遗钿不见"——过去女子遗落的发饰找不到了,暗喻曾经的美好痕迹已消失
2. "斜径都迷"——连小路都变得陌生难辨,暗示时间改变了记忆中的模样

最打动人的是"何意"二字(意思是"没想到"),传递出强烈的心理落差:
- 我们常常以为重要的记忆会永远清晰
- 但重游故地时才发现,连最熟悉的细节都已模糊
这种体验就像:
• 多年后回到儿时居住的街道,发现糖果店变成了便利店
• 翻开旧书时,再也找不到当年夹在书页里的那枚书签

诗人用"遗钿"这样的小物件,代替直接抒情,让读者通过具体意象感受到:时间不仅带走了人与事,连曾经存在的证据都被悄悄抹去了。这种含蓄的表达,比直说"物是人非"更有画面感,也更能引发共鸣。

周邦彦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