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至而为亭,悉取古今之刻,立之亭中,而以书与其甥之婿王某,使记其作亭之意。
石门亭在青田县若干里,令朱君为之。石门者,名山者,名山也,古之人咸刻其观游之感慨,留之山中,其石相望。君至而为亭,悉取古今之刻,立之亭中,而以书与其甥之婿王某,使记其作亭之意。
夫所以作亭之意,其直好山乎?其亦好观游眺望乎?其亦于此问民之疾忧乎?其亦燕闲以自休息于此乎?其亦怜夫人之刻暴剥偃踣而无所庇障且泯灭乎?夫人物之相好恶必以类。广大茂美,万物附焉以生,而不自以为功者,山也。好山,仁也。去郊而适野,升高以远望,其中必有慨然者。《书》不云乎:予耄逊于荒。《诗》不云乎:驾言出游,以写我忧。夫环顾其身无可忧,而忧者必在天下,忧天下亦仁也。人之否也敢自逸?至即深山长谷之民,与之相对接而交言语,以求其疾忧,其有壅而不闻者乎?求民之疾忧,亦仁也。政不有小大,不以德则民不化服。民化服,然后可以无讼。民不无讼,令其能休息无事,优游以嬉乎?古今之名者,其石幸在,其文信善,则其人之名与石且传而不朽,成人之名而不夺其志,亦仁也。作亭之意,其然乎?其不然乎?
现代解析
这句话讲的是:一位尊贵的客人到来后建了一座亭子,把古今有名的碑刻都收集起来立在亭中,还特意写信给外甥女的丈夫王某,请他记录下建亭的初衷。
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理解其魅力:
1. 雅趣生活:古人用建亭、集碑刻这种风雅之事来寄托情怀,把日常生活变成艺术。就像现代人精心布置书房并拍照发朋友圈,本质都是对美好生活的记录。
2. 文化传承:特意收集古今碑刻立在亭中,体现的是对文化珍宝的珍视。类似今天建立博物馆或数字化档案,让文明得以延续。
3. 人情温度:专门请亲戚中的晚辈(外甥女婿)作记录,既显亲近又表重视。这种家族间的文化托付,比冷冰冰的官方记录更有温度。
最妙的是"使记其作亭之意"——不单要记录建亭这件事,更要写下背后的心意。这提醒我们:重要的不仅是事物本身,更是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思考。就像现在拍vlog,观众想看的不仅是画面,更是镜头背后的故事和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