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头谁恁促残更,银漏何如,且慢明朝。

出自 宋代 周邦彦 《一剪梅·一剪梅花万样娇》

一剪梅花万样娇。斜插梅枝,略点眉梢。轻盈微笑舞低回,何事尊前,拍手相招。
夜渐寒深酒渐消。袖里时闻,玉钏轻敲。城头谁恁促残更,银漏何如,且慢明朝。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深夜未眠、感慨时光流逝的场景,用生活化的比喻传递出复杂的人生情绪。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1. "城头谁在催促打更人"——夜深人静时,主人公听到城头的打更声,仿佛有人在催促时间快走。这里用"谁"字带出迷茫感,暗示对命运无常的困惑。

2. "沙漏何必走得那么急"——用古代计时工具银漏作比,像在和时间商量:能不能走慢些?生动表现出对光阴飞逝的无奈。

3. "暂且放过明天吧"——"慢明朝"三个字最妙,既像恳求又像自嘲,透露出想逃避现实又不得不面对的矛盾心理。可能是借酒消愁后的醉语,也可能是疲惫之人的真心话。

全句把抽象的时间拟人化,通过"催促-讨价还价-暂缓"的对话感,让读者看到深夜独处时才会涌现的那些细腻情绪。现代人加班到深夜、失眠辗转时,大概也会产生类似的感慨吧。

周邦彦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