鸾镜鸳衾两断肠。

出自 五代 冯延巳 《南乡子·细雨湿流光》

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烟锁凤楼无限事,茫茫。鸾镜鸳衾两断肠。
魂梦任悠扬,睡起杨花满绣床。薄悻不来门半掩,斜阳。负你残春泪几行。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充满哀愁的爱情场景,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来隐喻失去爱人后的痛苦。"鸾镜"和"鸳衾"都是古代象征夫妻恩爱的物件——鸾鸟图案的镜子代表女子对镜梳妆,鸳鸯图案的被子暗示双宿双栖。但当这些物件"两断肠"时,镜子照出的只剩孤独身影,被窝里也空无一人,就像心被撕成两半般痛苦。

诗人用"断肠"这个夸张又形象的比喻,把无形的思念化作有形的剧痛。就像我们现代人看到情侣牙刷只剩一支、双人床空着一半时的感受,不需要直接说"我很难过",通过日常物品的变化就能让读者感受到撕心裂肺的离别之痛。这种含蓄又深刻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打动人心的地方。

冯延巳

冯延巳 (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五代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人。在南唐做过宰相,生活过得很优裕、舒适。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辞,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其词集名《阳春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