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已归鸟语乐,溪水不动鱼行迟。

出自 宋代 王安石 《太白岭》

太白巃嵷东南驰,众岭环合青纷披。
烟云厚薄皆可爱,树石疏密自相宜。
阳春已归鸟语乐,溪水不动鱼行迟。
生民何由得处所,与兹鱼鸟相谐熙。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宁静又充满生机的画面,用最朴素的语言传递出耐人寻味的意境。

前半句"阳春已归鸟语乐"像按下春天的播放键:温暖的阳光宣告季节更替,鸟儿们争先恐后地开起演唱会。一个"乐"字把看不见的鸟鸣化作可感知的欢快情绪,让人仿佛听见枝头此起彼伏的啁啾声。

后半句"溪水不动鱼行迟"则像切换成慢镜头:表面平静的溪水下,鱼儿悠然摆尾的身影清晰可见。"不动"与"行迟"的对比制造出奇妙张力,溪面如镜的静谧与水下生命的律动形成双重奏,比直白描写"水清见鱼"更富诗意。

诗人用动静相宜的笔法,把寻常春景写出层次感——既有宏观的季节变迁(阳春已归),又有微观的生命细节(鱼行迟);既有热闹的听觉画面(鸟语乐),又有静谧的视觉定格(溪水不动)。这种平衡的意境营造,让读者既能感受到春天的鲜活,又能体味到自然的禅意。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