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箭移,稍觉轻寒。
现代解析
这句“漏箭移,稍觉轻寒”用大白话来说,就是:“时间悄悄过去,身上泛起一丝凉意。”
拆解分析:
1. “漏箭移”:古代用“漏壶”计时,壶里插着标有刻度的箭,水漏箭降,时间就流逝。这里不说“时间过了”,而用“漏箭移”的画面感,让人仿佛看到水滴落下、影子移动的静谧场景。
2. “稍觉轻寒”:用“稍觉”这种轻微的身体感受,暗示时间流逝的不知不觉。寒意不是突然的,而是像被微风拂过皮肤一样,一点点渗透进来,和“漏箭移”的缓慢感完美呼应。
魅力所在:
- 用具体画面代替抽象概念:不说“夜深了”,而是用计时器的细节和身体的凉意,让人身临其境。
- 含蓄的情感:轻寒可能是真实的温度,也可能暗指孤独或惆怅,但不说破,留给读者想象。
- 动静结合:漏箭移动是“动”,轻寒蔓延是“静”,短短七个字就营造出时光流动的意境。
举个现代例子:就像你专注看书时,没注意窗外天色渐暗,直到手摸到冰凉的咖啡杯才惊觉——“啊,天黑了”。这句古文用的就是这种细腻的观察方式。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