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五马天半嘶,丝绳玉壶为君提。

出自 唐代 岑参 《西亭子送李司马》

高高亭子郡城西,直上千尺与云齐。
盘崖缘壁试攀跻,群山向下飞鸟低。
使君五马天半嘶,丝绳玉壶为君提。
坐来一望无端倪,红花绿柳莺乱啼,千家万井连回溪。
酒行未醉闻暮鸡,点笔操纸为君题。
为君题,惜解携。草萋萋,没马蹄。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威风凛凛的官员出行的场景,用生动的画面感传递出权势与尊贵。

"使君五马天半嘶":古代太守级别的官员可乘五匹马拉的车,"天半嘶"形容马匹昂首嘶鸣,声音仿佛能传到半空中。这里用夸张手法,既表现马匹的神骏,又暗示主人地位显赫,连马都显得气势非凡。

"丝绳玉壶为君提":用丝绳系着的玉制酒壶被人恭敬地提着。这个细节描写很有巧思——玉壶本身象征高贵,而需要专人提壶伺候的场面,自然展现出主人尊贵的身份和排场。

诗人没有直接写使君多么威风,而是通过"马嘶鸣破天际"和"仆人提玉壶"这两个动态画面,让读者自己感受到使君的派头。这种侧面烘托的手法,比直接说"这位大人很了不起"更有说服力,也留给读者想象空间。就像现在拍电影,要表现一个人物厉害,不一定让他自己夸耀,而是通过周围人的反应和环境的衬托来展现。

岑参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