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
出自 宋代 辛弃疾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层楼。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今老矣,搔白首,过扬州。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橘千头。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
现代解析
这句“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可以拆解成两个生动的小场景来理解:
前半句“莫射南山虎”像在劝人:别费力气去山里打老虎了!表面说打猎危险又辛苦,实际暗指别只顾着做那些看似威风却没用的事(比如古代武将立功)。老虎象征难搞的挑战,但作者认为这种“硬碰硬”不值得。
后半句“直觅富民侯”是解决方案:不如去找能让百姓过好日子的“富民侯”。这里用“侯”(古代大官)代指真正有用的目标——让人民富裕。就像今天说“别卷无效竞争,多做惠民实事”。
核心智慧:
1. 反对作秀式努力——打老虎看似英勇,实则对社会无益;
2. 提倡务实价值——真正的成就是改善民生,而非个人虚名;
3. 隐喻手法:用“打虎”比喻徒劳的争斗,用“富民侯”代表务实理想。
就像现在有人拼命加班挣面子,不如想想怎么让团队都过得好。句子用打猎和当官作对比,把“选择比努力重要”的道理说得既犀利又有趣。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