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缘千劫不尽,回首落红尘。

出自 金朝 赵秉文 《水调歌头·四明有狂客》

昔拟栩仙人王云鹤赠予诗云:“寄与闲闲傲浪仙,枉随诗酒堕凡缘。黄尘遮断来时路,不到蓬山五百年。”其后玉龟山人云:“子前身赤城子也。”予因以诗寄之云:“玉龟山下古仙真,许我天台一化身。拟折玉莲闻白鹤,他年沧海看扬尘。”吾友赵礼部庭玉说,丹阳子谓予再世苏子美也。赤城子则吾岂敢,若子美则庶几焉。尚愧辞翰微不及耳。因作此以寄意焉。

四明有狂客,呼我谪仙人。俗缘千劫不尽,回首落红尘。我欲骑鲸归去,只恐神仙官府,嫌我醉时真。笑拍群仙手,几度梦中身。
倚长松,聊拂石,坐看云。忽然黑霓落手,醉舞紫毫春。寄语沧浪流水,曾识闲闲居士,好为濯冠巾。却返天台去,华发散麒麟。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种对世俗牵绊的无奈与超脱之间的挣扎,用大白话来理解就是:

1. "俗缘千劫不尽"
就像打游戏时总有过不去的关卡——生活中的柴米油盐、人情世故、欲望执念,像永远刷不完的副本,千百次想摆脱却总被缠住手脚。比如现代人想躺平却放不下房贷,像被无形的线牵着走。

2. "回首落红尘"
当某天突然回头看(可能是中年危机或重大变故),发现自己依然深陷在世俗洪流中。就像加班到深夜的白领,某天抬头看镜子,惊觉自己活成了曾经最讨厌的忙碌机器。

精妙之处在于反差感
- 用"千劫"(佛教概念)形容世俗纠缠,把琐事上升到宇宙量级,突显无力感
- "回首"这个动作像突然按下暂停键,让读者跟着一起清醒,发现自己在随波逐流

现代启示
这句诗戳中了当代人的生存困境——明知很多事没意义(比如内卷、攀比),却像中了魔咒般停不下来。它不直接说教,而是让你在"啊,这不就是我吗"的共鸣中,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状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