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徐州形胜,消磨尽,几英雄。
出自 元代 萨都剌 《木兰花慢·彭城怀古》
古徐州形胜,消磨尽,几英雄。想铁甲重瞳,乌骓汗血,玉帐连空。楚歌八千兵散,料梦魂,应不到江东。空有黄河如带,乱山回合云龙。汉家陵阙起秋风,禾黍满关中。更戏马台荒,画眉人远,燕子楼空。人生百年如寄,且开怀,一饮尽千钟。回首荒城斜日,倚栏目送飞鸿。
现代解析
这句诗像一幅历史画卷,用大白话讲就是:徐州这地方自古易守难攻,多少豪杰在这儿折戟沉沙,最终都被雨打风吹去。
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品味它的妙处:
1. 地理密码
"形胜"二字道破徐州是块"风水宝地",黄河淮河围着转,自古就是兵家必争的"中国锁钥"。但诗人笔锋一转——再好的地势也架不住岁月消磨。
2. 英雄挽歌
刘邦项羽在这打过架,曹操吕布在这儿较过劲,可如今呢?"消磨尽"三个字像块橡皮擦,把那些轰轰烈烈的故事都擦成了灰。就像现在说"再牛的大佬,最后都成了朋友圈里的黑白照片"。
3. 时间魔法
最后七个字最扎心:不管当年多威风,在时间面前都是"限量版"。就像现在网红打卡地,千百年后可能连地标都找不到,但人类永远会为这种沧桑感买单。
这种写法高明在:用地理说人事,借古城叹无常。就像现在拍纪录片,镜头扫过古城墙,画外音说"当年在这儿打架的大V们,现在连账号都注销了",让人瞬间get到历史的黑色幽默。
萨都剌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