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当欲满,葡萄应作花。

出自 南北朝 沈约 《有所思》

西征登陇首,东望不见家。
关树抽紫叶,塞草发青芽。
昆明当欲满,葡萄应作花。
流泪对汉使,因书寄狭斜。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画面,用两个简单的意象传递出季节的丰盈与生命的绽放。

1. “昆明当欲满”
“昆明”这里可能指昆明的池水(古人常以地名代指水域),"欲满"形容春水即将涨到最丰沛的状态。就像我们看见池塘在雨季前水位逐渐上升,充满蓄势待发的力量,暗喻自然万物在特定时刻积累到饱满的临界点。

2. “葡萄应作花”
葡萄藤在春末夏初开花,诗人用“应”字点出这种时令的必然性——就像我们知道樱花到了三月必然绽放一样。葡萄花的细小朴素与池水的浩荡形成对比,一宏大一细微,共同展现生命在不同尺度下的蓬勃。

精髓在于动态的平衡
前半句是“蓄力待发”(水将满未满),后半句是“顺势而为”(花依时开放)。诗人抓住自然中两个即将发生的变化瞬间,用最朴实的语言让我们感受到:万物都有自己的节奏,而最美的时刻往往存在于“即将完成”的期待中。这种对自然规律的敏锐观察,让平凡的场景有了诗意。

沈约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