坟垄日月多,松柏郁茫茫。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荒凉而深沉的画面:坟地里的日月流转显得格外漫长,四周的松柏茂密幽暗,望不到尽头。
诗人用"日月多"这个反常的说法,让我们感受到在死亡笼罩的地方,时间仿佛被拉长变形,每一分每一秒都变得沉重难熬。而"郁茫茫"三个字就像用浓墨泼洒出的景象:那些松柏不是整齐的绿,而是杂乱疯长、遮天蔽日的暗绿色,像一片望不到边的迷雾,把死亡的气息弥漫到每个角落。
最精妙的是诗人没有直接说"这里很可怕",而是通过日月和松柏这两个寻常景物,让我们自己感受到那种挥之不去的压抑。就像站在黄昏的墓园里,明明没有鬼怪出现,但越看那些摇曳的树影,心里就越发毛。这种让景物自己"说话"的手法,比直接抒情更有冲击力,也留给读者更多想象空间。
陆机
陆机(261-303),字士衡,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西晋文学家、书法家,孙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之子,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孙吴灭亡后出仕晋朝司马氏政权,曾历任平原内史、祭酒、著作郎等职,世称“陆平原”。后死于“八王之乱”,被夷三族。他“少有奇才,文章冠世”(《晋书·陆机传》),与弟陆云俱为中国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被誉为“太康之英”。陆机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的《平复帖》是中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书法真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