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后教人,片时存济不得。
出自 宋代 秦观 《促拍满路花·露颗添花色》
露颗添花色,月彩投窗隙。春思如中酒,恨无力。洞房咫尺,曾寄青鸾翼。云散无踪迹。罗帐熏残,梦回无处寻觅。轻红腻白,步步熏兰泽。约腕金环重,宜装饰。未知安否,一向无消息。不似寻常忆。忆后教人,片时存济不得。
现代解析
这句话直白来说就是: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反而让人更加难受,连片刻的平静都得不到。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它的精妙之处:
1. 反差感:回忆本该是温暖的,这里却变成折磨。就像反复舔伤口,越想止痛反而越痛。
2. 时间悖论:明明只是"片时"的回想,却让人彻底失去"存济"(自我调节)的能力,显示情绪杀伤力之大。
3. 现代共鸣:就像我们翻看前任照片、回忆童年快乐却物是人非时,那种甜蜜带着苦涩的体验。
作者用短短12个字,精准捕捉了人类共有的心理困境——有些回忆不是解药,而是毒药,越想抓住,就越被吞噬。这种对矛盾心理的刻画,正是这句话穿越时空依然打动人的原因。
秦观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