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出自 两汉 刘向 《晏子使楚》

译文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枳树,只是叶子相像罢了,他们的果实味道却不同。

注释生:生长。则为:就变为;为,变为;则,就是。枳:一种灌木类植物,果实小而苦,也叫枸橘,果实酸苦。徒:只是,仅仅。其实:它们的果实。味:味道。不同:不一样。

赏析晏子以橘树生长的自然现象比喻社会现象,说明环境对于个体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展示出巧妙的外交辞令和过人的辩论才华,后此句用来比喻环境变了,事物的性质也变了。

现代解析

这句话用橘子和枳子的故事,讲了一个简单却深刻的道理:同样的东西放在不同环境里,结果会大不一样。

就像现在种果树,同样的橘树苗种在淮南能结甜橘子,种到淮北就变成酸枳子。叶子看起来差不多,但果子味道天差地别。这其实是在说环境对事物的塑造力——淮南气候水土适合橘子生长,淮北的条件却让橘子"变异"成了枳子。

古人用这个现象比喻人:同样一个人,在好的环境里能成才,在糟糕的环境里可能变坏。比如小孩在书香家庭容易爱上读书,要是在网吧泡大的可能就沉迷游戏。它提醒我们既要选对成长土壤,也要理解事物变化背后的环境因素。

这个比喻妙在把抽象的道理具象化,用常见的果子说清了"环境影响结果"的规律,比直接讲道理生动得多。直到今天,我们依然能用这个例子来解释地域差异、教育差异等现象,这就是经典比喻的生命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