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寸心易感,但依依伫立,回尽柔肠。

出自 宋代 秦观 《沁园春·宿霭迷空》

宿霭迷空,腻云笼日,昼景渐长。正兰皋泥润,谁家燕喜;蜜脾香少,触处蜂忙。尽日无人帘幕挂,更风递、游丝时过墙。微雨后,有桃愁杏怨,红泪淋浪。
风流寸心易感,但依依伫立,回尽柔肠。念小奁瑶鉴,重匀绛蜡;玉龙金斗,时熨沉香。柳下相将游冶处,便回首、青楼成异乡。相忆事,纵蛮笺万叠,难写微茫。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种细腻而矛盾的情感状态,用现代话来说就是:“明明内心已经波涛汹涌,却还要假装平静地站在原地,把所有的柔软心绪都拧成了纠结的麻花。”

1. “风流寸心易感”
这里的“风流”不是指花心,而是形容人敏感多情,像春天的柳枝一样轻轻一碰就会颤动。“寸心”就是小小的心脏——说明一点细微的触动(比如一个眼神、一阵风)都能让心里泛起涟漪。现代人常说“破防了”“被戳到了”,就是这种瞬间被击中的感觉。

2. “但依依伫立”
“但”字转折很妙:虽然内心戏十足,表面却像棵树似的呆呆站着。“依依”不是撒娇,而是想走又不舍得走的黏糊状态,比如约会结束时的磨蹭,或者吵架后憋着眼泪硬撑的样子。这种“身体静止,内心狂奔”的反差,画面感极强。

3. “回尽柔肠”
最扎心的是后半句——把柔软的肠子(比喻情感)翻来覆去拧到打结。像现代人失眠时反复想“他到底喜不喜欢我?”或者“我刚才那句话是不是很蠢?”,越想越纠结,越纠结越想,无限循环。用“回尽”(折腾到极致)这个动作,把抽象的心理活动变成了能看见的“拧毛巾”场景。

精髓在于“嘴硬心软”的拉扯感
明明情绪已经像被猫抓乱的毛线团,但表面偏要装作若无其事。这种“内心澎湃vs表面克制”的矛盾,几乎每个人在暗恋、离别或孤独时都经历过。作者用“拧肠子”的夸张比喻,让读者瞬间共情:“对对对,就是这种自己和自己较劲的感觉!”

秦观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