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燕。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充满遗憾的画面:春天里繁花似锦的美好世界,却没有人来欣赏,只能任由黄莺和燕子这些鸟儿独享。
诗人用简单直白的对比,道出了三层深意:
1. 美景被辜负:用"芳菲世界"形容花开烂漫的盛景,但"游人未赏"点明无人驻足,暗示美好事物被忽视的遗憾。
2. 反衬手法:用莺燕的热闹反衬人迹的冷清,鸟儿越欢快,越显出人类的缺席带来的寂寥。
3. 双重隐喻:既可以是写实场景——真的没人赏花;也可能暗喻人才被埋没、真心被冷落等人生际遇。
最妙的是"都付与"这个转折,把本该属于人类的欣赏权利,无奈地移交给了鸟儿,让遗憾感骤然加深。这种"本该…却…"的句式结构,特别能引发读者共鸣,让人联想到自己生活中错过的人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