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路琴声断,秋山猿鸟吟。

出自 唐代 卢照邻 《送梓州高参军还京》

京洛风尘远,褒斜烟露深。
北游君似智,南飞我异禽。
别路琴声断,秋山猿鸟吟。
一乖青岩酌,空伫白云心。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充满离愁别绪的秋日山景图,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来感受它的动人之处:

1. 声音里的离别
"琴声断"不是简单的音乐停止,而是用琴弦戛然而止的瞬间,让人联想到知己分离时那种突然的空落感。就像现代人送别好友时,车载音乐突然关闭的瞬间,沉默中更显不舍。

2. 秋山的情绪
诗人用"秋山"而非普通的山,因为秋天自带萧瑟感。猿啼鸟鸣在山间回荡,这些自然声响非但不热闹,反而衬托出环境的孤寂,就像独自走在深秋的森林公园,听到鸟叫反而觉得更安静。

3. 留白的艺术
全文没直接写"思念",但通过琴声消失、山间回响的细节,让读者自己体会那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惆怅。就像电影镜头里,拍一个人远去的背影比拍流泪特写更有感染力。

这种写法巧妙利用了"声音消失"和"自然声响"的对比,把抽象的离愁具象化,让读者仿佛能听到那突然安静的琴弦余韵,和远处山中隐约的猿鸟和鸣。

卢照邻

卢照邻,初唐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无明载,卢照邻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