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
现代解析
这句“撞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描绘的是古代战场上的两种关键指挥信号,用现代话可以理解为:
1. “撞金止行阵”
“撞金”指敲击金属乐器(如铜锣),作用是让军队立刻停下或撤退。古代没有无线电,声音信号是指挥的关键。金属声穿透力强,能迅速传递“停”或“撤”的指令,类似今天军训中的哨音。这句生动展现了古代军队的纪律性——一个信号就能让千军万马瞬间止步。
2. “鸣鼓兴士卒”
“鸣鼓”是擂响战鼓,代表进攻或冲锋。鼓声低沉有力,能激发士兵斗志,像现代运动会上的助威鼓。战场上鼓声一响,士兵会热血沸腾向前冲,体现了士气对战争的重要性。
精髓在于对比:
短短十个字,通过“金声停”和“鼓声进”的对比,清晰勾勒出古代军事指挥的智慧。金属声冷硬,暗示克制;鼓声热烈,象征爆发。一止一进之间,既有严明的纪律,又有昂扬的士气,画面感极强,让人仿佛听到战场上的金鼓交鸣。
这种简洁有力的表达,至今仍被运用——比如体育比赛中“鸣哨暂停”和“击鼓助威”,原理和两千年前的古战场一模一样。
杨广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华阴人(今陕西华阴)人,生于隋京师长安,是隋朝第二位皇帝,一名英,小字阿麽。隋文帝杨坚、独孤皇后的次子,开皇元年(581年)立为晋王,开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继位。他在位期间修建大运河(开通永济渠、通济渠,加修邗沟、江南运河),营建东都洛阳,开创科举制度,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因为滥用民力,造成天下大乱直接导致了隋朝的灭亡。公元618年在江都被部下缢杀。唐朝谥炀皇帝,夏王窦建德谥闵皇帝,其孙杨侗谥为世祖明皇帝。《全隋诗》录存其诗40多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