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条亭障远,凄惨风尘多。

出自 南北朝 庾信 《拟咏怀二十七首·其二十六》

译文荒凉的哨亭和防御工事远远可见,一路上风尘仆仆,景象十分凄惨。

注释萧条:寂寞冷落、凋零。风尘:行旅辛苦劳顿。

赏析浓郁的乡关之思夹杂着尚未消磨的豪气,从其中迎面扑来。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荒凉萧瑟的边塞景象,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感受它的力量:

1. 画面感极强
"萧条亭障远"像电影镜头:远处孤独的哨所矗立在荒原上,四周草木凋零,杳无人烟。"凄惨风尘多"则让人仿佛置身漫天黄沙中,听到呼啸的风声裹挟着沙粒拍打脸庞。两个画面叠加,瞬间让人感受到边塞的苍凉。

2. 数字里的孤独
"远"和"多"这两个字用得巧妙。哨所之"远"强调与文明世界的隔绝,风尘之"多"暗示戍边将士日复一日与严酷环境对抗。没有直接说"苦",但苦味已渗入字里行间。

3. 穿越时空的共鸣
虽然写的是古代戍边场景,但现代人也能从中找到共鸣。就像加班到深夜的上班族看着空荡的办公楼,或异乡游子望着陌生的城市灯火,那种"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感是相通的。

这短短十个字之所以打动人心,正是因为它用最简练的语言,激活了人类共同的情感记忆——关于孤独,关于坚守,关于人在自然环境中的渺小与顽强。

庾信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兰成,北周时期人。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又来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