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出自 唐代 刘长卿 《馀干旅舍》

译文思乡的心情已经令人肝肠寸断,什么地方砧声错落正在捣寒衣?

注释乡心:思念家乡的心情。绝:愁绝,极度忧愁。捣寒衣:指旧时缝制寒衣,用捶棒捣平皱折时传出的砧声。

赏析诗人凭眺已久,耳畔传来阵阵捣衣声,乡情愁思正不断侵袭着他的心灵,拂之不去,剪之不断,久久萦绕在诗人的心头。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漂泊在外、思乡心切的人,在孤独绝望时忽然听到捣衣声的瞬间感受。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一个离乡背井的游子,正沉浸在浓烈的思乡情绪中,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乡心正欲绝")。这时,不知从何处传来了"咚咚"的捣衣声("何处捣寒衣")。这声音既陌生又熟悉——陌生是因为不知来自何方,熟悉是因为这是家乡妇女们浣洗衣物时常有的声响。

短短十个字包含了三层动人之处:
1. 用"欲绝"二字把思乡之苦写到极致,让读者能感受到那种揪心的痛
2. "捣寒衣"这个生活细节特别真实,古代妇女常在河边用木棒捶打浸湿的衣物,这个声音能瞬间唤起乡愁
3. "何处"二字用得巧妙,既写出了声音的飘忽不定,也暗示了游子漂泊无依的状态

这种写法就像电影镜头:先是一个特写展现人物痛苦的表情,然后镜头拉远,用环境声来烘托情绪。我们现代人虽然不用捣衣了,但听到某种熟悉的声音突然勾起回忆的经历是相通的,所以这句诗至今读来依然动人。

刘长卿

刘长卿(709—789),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