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不有终期。

出自 两汉 曹操 《精列》

厥初生,造化之陶物,莫不有终期。
莫不有终期。圣贤不能免,何为怀此忧?
愿螭龙之驾,思想昆仑居。
思想昆仑居。见期于迂怪,志意在蓬莱。
志意在蓬莱。周孔圣徂落,会稽以坟丘。
会稽以坟丘。陶陶谁能度?君子以弗忧。
年之暮奈何,时过时来微。

现代解析

“莫不有终期”这句话直白来说就是:天下没有不散场的宴席,所有事物都有结束的那一天。

它的魅力在于用最简单的五个字,道破了人世间最普遍的规律。就像我们熟悉的四季轮回——再美的春天也会过去,再热的夏天也会转凉;像我们日常用的物品,再结实的鞋子会穿破,再亮的灯泡会熄灭;也像人的一生,无论多么精彩的故事,最终都会迎来结局。

这句话之所以打动人,是因为它既残酷又温柔。残酷在于提醒我们一切都会消失,连最珍贵的时光也留不住;温柔在于教会我们接纳无常——考试失利、工作变动、亲友离别,这些让人难过的事,本就是生活常态。理解了"终期"的必然性,反而能更踏实地活在当下,珍惜眼前拥有的一切。

它像一位智慧的老人,轻轻拍着我们的肩膀说:别为失去哭泣,你看落叶化泥滋养新芽,结束从来都是新生的开始。

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