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出自 宋代 张耒 《和端午》

译文龙舟竞赛是为了悲悼屈原的千载冤魂,但是忠烈之魂一去不返。

注释竞渡:赛龙舟。讵:岂,表示反问。

赏析此句诗意凄清悲切、情意深沉,从端午竞渡写起,看似简单,实则意蕴深远,“忠魂”一去不返则流露出诗人无限的悲哀与无奈。

现代解析

这句诗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理解:

诗人通过龙舟竞渡的场景,表达了对历史悲剧的深切哀悼。前一句"竞渡深悲千载冤"是说:看着激烈的龙舟比赛,内心却涌起对千年冤案的悲痛——这里的"竞渡"暗指屈原投江后,百姓划船寻找的传说演变而来的端午习俗。后一句"忠魂一去讵能还"更直白:像屈原这样忠诚的灵魂一旦逝去,怎么可能再回来呢?"讵能"就是"岂能"的意思。

全诗的精妙在于:
1. 用热闹的节日反衬悲凉,龙舟越欢腾,越显出冤屈的沉重
2. "千载"二字把个人悲剧升华为永恒的历史之痛
3. 最后用反问句强化无奈感,让读者自然产生共鸣

这种写法就像今天用欢乐的生日歌悼念逝者,越是欢快的旋律,越让人心酸。诗人通过节日表象,揭示了民族记忆深处无法愈合的伤痕。

张耒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