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出自 唐代 李端 《听筝》

译文想尽办法为得到周郎的青睐,便故意拨错琴弦。

注释周郎:指三国时吴将周瑜,他二十四岁为大将,时人称其为“周郎”,他精通音乐,听人奏错曲时,即使喝得半醉,也会转过头看一下奏者。拂弦:拨动琴弦。

赏析此句描写了弹筝女子为博取青睐而故意弹筝出错的情态,弹筝女的可爱形象跃然纸上,极富情致。

现代解析

这句诗讲的是一个弹琴女子的小心机:她想吸引心上人周郎的注意,就故意把琴弦弹错。

精妙之处在于:
1. 用错误传情:明明琴艺高超,却要"露破绽",把紧张害羞的暗恋心理写得活灵活现。就像学生时代,有人总爱在喜欢的人面前"不小心"掉本书。
2. 侧面烘托魅力:不直接夸周郎多优秀,而是通过他人行为展现——能让弹琴人宁愿自毁水平也要换他一个回眸,足见其魅力。
3. 留白艺术:结局停在"误拂弦",不写周郎是否回头,给人无限想象空间,像电影最后一个悬而未决的镜头。

现代启示:
真爱会让人变笨拙,那些看似笨拙的举动里,往往藏着最纯粹的喜欢。这种含蓄试探的恋爱心理,古今相通。

李端

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