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现代解析
这句诗用月光作比喻,讲的是真正美好的东西藏不住,就像月光再怎样被云层遮挡,依然会透出清亮的光辉。
前一句“精华欲掩料应难”像在说:好东西就像夜明珠,就算你把它塞进布袋里,光芒也会从缝隙里透出来。这里“精华”可以理解为人内在的才华或品质,暗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无法被长久埋没。
后一句“影自娟娟魄自寒”描绘了月光的两面性:月光看起来温柔秀美(娟娟),但本质是清冷的(寒)。这就像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外表可能温润如玉,但骨子里保持着独立清醒的品格。两个“自”字强调这是月光与生俱来的特质,暗示真正优秀的人不需要刻意表现,自然散发魅力。
整体来看,诗人用月光“藏不住”的特点,既表达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积极信念,又暗含“保持本真”的处世智慧。就像我们现实生活中,那些靠实力说话的人,或许一时被埋没,但终会像穿透云层的月光一样被人看见。
曹雪芹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