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

出自 南北朝 刘义庆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

译文荀巨伯到远方看望生病的朋友,正好遇上胡人来攻城。朋友对荀巨伯说:“我如今是快死的人了,你赶快离开吧!

注释荀巨伯:东汉颍州(今属河南)人,生平不详,汉桓帝的义士。远:从远方。值:恰逢,赶上。胡:中国古代泛指居住在北部和西北部的少数民族,秦汉时一般指匈奴。语:动词,对......说,告诉。子可去:您可以离开这里。子:第二人称代词“您”的尊称。去:离开。

赏析这句话描绘了一个情境:荀巨伯远道而来探望病重的朋友,却不幸遇到胡人攻打城池的危机。朋友在危急关头劝荀巨伯离开,以保全自身。

现代解析

这句话讲的是荀巨伯远道去探望生病的朋友,正好碰上外族军队攻打城池。朋友对他说:"我这次死定了,你赶紧逃命吧。"

短短两句话藏着三层动人之处:
1. 危难见真情:朋友自己快死了,第一反应不是求救,而是催对方逃命,这种"把生的机会让给你"的举动,比任何誓言都珍贵。就像现代人遇到危险时下意识把亲人往外推一样,最本能的反应往往最见真心。

2. 乱世中的选择:生死关头最容易暴露人性,有人会丢下老弱病残,有人会为陌生人挡刀。朋友这句话像面镜子,照出了人性最高贵的样子——自己可以认命,但绝不拖累在乎的人。

3. 留白的艺术:作者没写荀巨伯怎么回答,但读者都能猜到结局。就像电影放到英雄转身面对危险时突然黑屏,这种"不说破"的手法反而让人更揪心,比直接描写更有冲击力。

这种跨越千年的生死抉择,至今仍在医院病房、灾难现场不断重演,正是它能打动现代人的原因——人性中最闪光的部分,从来不需要文言文翻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