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人在凤凰池,银烛夜弹丝。
出自 元代 萨都剌 《小阑干·去年人在凤凰池》
译文去年的这个时候在中书省,常与朋友们宴请酬唱,秉烛促谈,弹和推盏。
注释凤凰池:元代中书省所在地。弹丝:弹奏丝弦乐器。
赏析此句写诗人身处京城翰林院,夜晚友朋相聚,灯火通明,席间弹丝弄竹,高雅而又欢快。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夜晚场景,用简单的意象传递出深沉的怀念之情。
“去年人在凤凰池”直接点明回忆——去年此时,主人公还在“凤凰池”(古代指中书省或皇宫禁苑,这里象征繁华高雅之地)与友人相聚。地点本身暗示了往昔生活的尊贵或美好,为下文铺垫。
“银烛夜弹丝”是画面核心:银制烛台映着暖光,有人在夜色中弹奏丝弦乐器(如琴、瑟)。烛光与乐声的结合,既营造出宁静风雅的氛围,又通过“弹丝”这一动作暗含情感流动——或许是倾诉,或许是寄托思念。
诗人没有直抒胸臆,而是通过“银烛”“弹丝”两个具象元素,让读者自行想象:可能是挚友对坐听曲的温馨,也可能是独坐抚琴的孤寂。这种留白手法让短短两句有了多重解读空间,不同阅历的人能品出不同滋味。
整体来看,诗句的魅力在于:用“去年”与“今夜”的时间对比勾起回忆,用“烛光+音乐”的经典组合激活感官体验,最终在繁华(凤凰池)与私密(夜弹丝)的碰撞中,流露出对逝去时光的温柔眷恋。
萨都剌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