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遗两鬓愁秋霜。

出自 宋代 杨万里 《浯溪摩崖怀古》

湘江曾闻有浯溪,片帆今挂湘东西。
上摩石崖与天齐,江头落日云凄凄。
山昏雨暗哀猿啸,步入烟萝转深峭。
元颜千古迹不朽,星斗蛟龙两奇妙。
中兴当时颂大唐,大唐家国天为昌。
妖环忽见诚非祥,土花失色急寿王。
明皇父子紊大纲,从此晏朝耽色荒。
天下黎庶暗罹殃,击损梧桐按霓裳。
谁知鼙鼓动渔阳?肃宗灵武何仓皇?
回来张后年初芳,前杨后李真匪良。
养以天下理所常,胡为南内成凄凉。
三千宫女为谁妆?空遗两鬓愁秋霜。
千载父子堪悲伤,修身齐家肇明皇。
后来历历事愈彰,源流有自咎谁当。
岂惟当时留锦囊,至今人说马嵬坡下尘土香。

现代解析

“空遗两鬓愁秋霜”这句诗用最朴实的画面,道尽了人生的无奈与沧桑。

字面意思
“两鬓”指耳朵边的头发,“秋霜”比喻白发。整句是说:徒然只留下两鬓的白发,像秋霜一样记录着忧愁。

深层情感
1. “空遗”的无力感:一个“空”字点明努力或挣扎后的徒劳,仿佛一生经历最终只剩白发,什么都没能改变。
2. 白发是岁月的伤痕:诗人不直接说“老”,而是用“秋霜”形容白发,既写出颜色,又暗含寒冷刺骨的生命体验——愁绪如霜,一点点染白鬓角。
3. 愁的根源:白发或许因壮志未酬,或因时光虚度,甚至只是对衰老的恐惧……诗人留白,让读者代入自己的故事。

为何动人?
它用10个字浓缩了所有人共通的感受:时间无情流逝,而人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老去,带着未完成的遗憾。这种“对抗不了的失去”,正是最戳心的部分。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