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作在家寒食看,村歌社舞更风流。

出自 宋代 杨万里 《宿新市徐公店二首·其一》

春光都在柳梢头,拣折长条插酒楼。
便作在家寒食看,村歌社舞更风流。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图景,用大白话翻译就是:“就算把眼前的日子当成在家过寒食节(古代一个简朴的节日),听听村民唱的小调,看看乡邻跳的土风舞,反而比城里那些讲究的玩意儿更有滋味!”

它的魅力在于两个巧妙的对比:
1. “家”与“野”的反差
诗人故意把乡村热闹的歌舞说成“在家过节”,其实暗示这种自在随性的快乐,比正经八百的节日更让人放松。就像现代人觉得在路边摊撸串,比在高档餐厅吃饭更痛快一样。

2. “土味”变“风流”
村歌社舞本是乡土气息浓厚的表演,诗人却夸它“风流”(指有格调)。这就像今天有人夸广场舞大妈“比明星还有范儿”,是用反差感突出朴素生活中的鲜活生命力。

本质上,这句诗是教人发现平凡中的美——不用刻意追求高大上,身边最接地气的热闹,反而藏着最真实的快乐。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