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见绕岸水,尽为还海波。

出自 唐代 孟郊 《汴州留别韩愈》

不饮浊水澜,空滞此汴河。
坐见绕岸水,尽为还海波。
四时不在家,弊服断线多。
远客独憔悴,春英落婆娑。
汴水饶曲流,野桑无直柯。
但为君子心,叹息终靡他。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简单却充满哲理的画面:坐在岸边,看着眼前流动的河水,最终都会汇入大海。

诗人用“绕岸水”和“还海波”的对比,暗喻了世间万物的归宿。河水看似在岸边徘徊,但最终都朝着大海奔流——就像人生中许多看似曲折的经历,其实都有其必然的方向。

精妙之处在于:
1. 以小见大:用日常可见的河水流动,暗含对生命规律的思考。
2. 动静结合:河水的“绕岸”是短暂的动态,而“还海”是永恒的归宿,形成张力。
3. 留白空间:不直接说教,让读者自己联想——可以是时间流逝、命运必然,或是对目标的坚持。

这种写法让自然现象成为一面镜子,每个人都能从中看到自己的感悟:或许是“过程虽曲折,结局终圆满”,或许是“个体终将融入更大的存在”。

孟郊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