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遨者是谁?

出自 唐代 孟郊 《寒地百姓吟》

无火炙地眠,半夜皆立号。
冷箭何处来,棘针风骚骚。
霜吹破四壁,苦痛不可逃。
高堂搥钟饮,到晓闻烹炮。
寒者愿为蛾,烧死彼华膏。
华膏隔仙罗,虚绕千万遭。
到头落地死,踏地为游遨。
游遨者是谁?君子为郁陶!

现代解析

“游遨者是谁?”这句话看似简单,实则充满哲思。我们可以把它拆解成两个部分来理解:

1. "游遨"二字描绘的是一种自由自在的状态——可能是云游四方的旅人,可能是超脱世俗的隐士,也可能是心灵自由的思考者。它代表着不受束缚的生活态度。

2. "是谁"这个问句才是点睛之笔。作者不直接告诉你答案,而是用提问的方式,让每个读者都能代入自己的理解:你可以想象是李白那样的诗仙,可以是庄子笔下的大鹏鸟,甚至可以是你内心渴望自由的另一个自己。

这句话的魅力在于:
- 用最简短的文字打开无限想象空间
- 既可以是现实的疑问,也可以是哲学的思考
- 鼓励读者寻找属于自己的"逍遥"境界

就像我们看到天上飘过的云,自然会想"这是要去哪里呢?",这种对自由生命的追问,古今中外的人都会产生共鸣。

孟郊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