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叶落,蓼花残。雁声天外寒。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深秋萧瑟的画面,用三种自然景象层层递进地传递出寒意与孤寂。
"桐叶落"是近景,梧桐叶子大片凋零,让人直观感受到秋意浓重;"蓼花残"是中景,水边的蓼花枯萎衰败,暗示着生命力的消退;最后"雁声天外寒"突然将视野拉到高空,南飞大雁的鸣叫声从遥远天际传来,这种由远及近的寒意最是彻骨。
诗人巧妙运用了"落叶-残花-寒雁"三个递减的意象:先是看得见的落叶,然后是半凋谢的花朵,最后只剩下听觉感知的雁鸣。这种从具体到抽象、从视觉到听觉的描写手法,让读者仿佛亲身站在秋风中,先看到脚边落叶,抬头望见残花,最后被天际传来的雁叫声激起一身寒意,完成了一场沉浸式的秋日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