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新亭挥泪客,谁梦中原块土。

出自 宋代 刘克庄 《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

译文多少在建业新亭洒泪的士大夫,谁真正想到过中原那一大块国土?

注释新亭:位于今南京市雨花台区,六朝时期国都建康南部重要的军事堡垒,有“新亭对泣”的典故。块土:犹言国土。

赏析此句言明当时投降派不想念中原,连以名流自命的士大夫们也没有意志去收复失地,明以发问,实则为他勉、为自况,一以叙事,一以状怀,实为盼今陈子华荷重任前往真州能如祖逖当年渡江北伐,有不尽勉励寄望之意。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令人心酸的画面:许多人在新亭这个地方为国家的命运流泪,但真正惦记着中原故土的又有几个呢?

诗人用"新亭挥泪"这个典故(东晋时南迁士大夫们常在新亭聚会,望着北方流泪),讽刺了当时人们空谈爱国、却无实际行动的现象。就像现在有些人整天喊着爱国口号,却连家乡建设都不愿参与一样。

"谁梦中原块土"用反问语气加强批判力度——你们眼泪流得凶,可夜深人静时,有谁真正梦见过那片沦陷的国土?这种"嘴上说在乎,心里不在乎"的虚伪被诗人一针见血地戳穿。

整句诗的魅力在于:用具体场景(众人哭泣)对比内心真实(无人牵挂),短短十几个字就揭穿了虚假的爱国表演,至今读来仍能引发我们对"言行不一"这种现象的思考。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