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听雨挑灯,攲床病酒,多梦睡时妆。

出自 宋代 史达祖 《寿楼春·寻春服感念》

裁春衫寻芳。记金刀素手,同在晴窗。几度因风残絮,照花斜阳。谁念我,今无裳?自少年、消磨疏狂。但听雨挑灯,攲床病酒,多梦睡时妆。
飞花去,良宵长。有丝阑旧曲,金谱新腔。最恨湘云人散,楚兰魂伤。身是客、愁为乡。算玉箫、犹逢韦郎。近寒食人家,相思未忘苹藻香。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人在雨夜独处的孤寂场景,用三个生活化的画面传递出深深的思念之情。

"但听雨挑灯"——雨声淅沥的夜晚,主人公拨亮灯芯,这个动作暗示他毫无睡意。灯光和雨声形成冷暖对比,突显人与环境的孤独对峙。

"攲床病酒"——他斜靠在床边,因饮酒过量而难受。"病酒"不是真生病,而是借酒消愁后的不适,这种自虐式的饮酒透露出心事重重。

"多梦睡时妆"——即使入睡,梦里也全是对方梳妆的模样。"妆"字点睛,让人自然联想到女子晨起梳妆的温婉画面,说明思念对象是位女性。

三句诗像连环画:先展示雨夜独坐的静帧,再特写借酒消愁的颓唐,最后用梦境揭示心事。没有直接说"想念",但每个细节都在泄露主人公的思念:听雨是因为失眠,醉酒是为麻痹痛苦,连梦境都被占据。这种含蓄的表达,让读者能代入自己的情感经历,体会到"想念到极致时,生活处处都是对方影子"的心境。

0